中國地震局舉辦第二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主場活動
中新網(wǎng)湖南韶山5月12日電 (記者 孫自法)2025年5月12日是中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,中國地震局當天在湖南韶山舉辦第二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主場活動。
圍繞“防震減災 共筑平安”主題,該活動通過線下主場和線上直播聯(lián)動的形式,集中舉辦科普展演、圖書捐贈、防震減災倡議宣講、應急演練、科普講座等多種活動,向公眾講解防震減災科學知識和自救互救技能。

中國地震局副局長張勤出席主場活動致辭指出,加強防震減災科普工作,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(xiàn)代化、筑牢防災減災人民防線具有深遠意義。這次主場活動是探索“紅色研學+防震減災科普”的一次重要實踐,旨在傳承紅色基因,賡續(xù)革命精神,共同傳播防震避險知識和技能,進一步喚起全社會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,推動形成“人人參與、人人盡責”的良好氛圍,為減輕地震災害風險筑牢堅實的社會基礎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福霖等專家學者從工程抗震、地震預警、“諦聽”地震波大模型等不同角度,通過防震減災科普講座,向社會公眾普及地震科學知識。來自救援隊、學校等行業(yè)領域代表分享地震救援、校園避震的優(yōu)秀經(jīng)驗和典型做法,通過交流共享,帶動各界關注科普教育、加強防震避險能力。
在活動現(xiàn)場,學生代表演唱“地震科普攜手同行”主題活動主題曲《這一瞬間》;沉浸式舞臺劇《裂縫中的曙光》融合舞蹈藝術和情景演繹,再現(xiàn)地震的震撼場景,展現(xiàn)災難中閃耀的人性光輝;模擬開展6.8級地震應急演練,提升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對突發(fā)地震災害的綜合能力。此外,湖南省相關單位還開展廣場宣傳教育活動,通過宣傳咨詢、裝備展示、演示互動等方式吸引民眾參加。
據(jù)悉,中國地震局會同相關行業(yè)部門、地方政府和社會組織,長期以來在防震減災科普方面開展大量工作,從學校到社區(qū),從城市到鄉(xiāng)村,讓更多人了解地震知識,掌握避險技能。其中,“地震科普攜手同行”主題活動已惠及全國2.8萬所學校,在甘肅積石山6.2級、新疆烏什7.1級等地震中,震區(qū)中小學校師生憑借掌握的技能科學避險,充分彰顯出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重要價值和減災實效。

第二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主場活動,由湖南省地震局、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、湘潭市委和市政府、中國災害防御協(xié)會共同承辦,韶山市委和市政府、湘潭市應急管理局等協(xié)辦。(完)

社會新聞精選:
- 2025年05月13日 20:31:45
- 2025年05月13日 19:04:11
- 2025年05月13日 16:45:50
- 2025年05月13日 14:45:53
- 2025年05月13日 13:44:39
- 2025年05月13日 13:28:18
- 2025年05月13日 13:13:27
- 2025年05月13日 10:04:31
- 2025年05月13日 10:03:31
- 2025年05月13日 09:52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