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5月17日電 新“國十條”出臺一個月來,各地樓市陷入觀望,成交量銳減,部分城市樓市成交量出現多達六成的降幅。雖然樓市的成交量拐點已然出現,但成交均價仍然堅挺。對此,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、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做客中新網時表示,市場出現僵持、觀望,是市場不同主體博弈狀況的表現。在量縮之后,將會迎來價格松動和回調的階段。
5月17日,新一輪樓市新政“滿月”。在這一個月內的多項調控影響下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一、二手房成交量出現大幅下降,買方、賣方都出現了明顯的觀望情緒。一方是開發(fā)商手里不差錢,挺著不降;而另一方則是購房者很糾結,期盼著調控政策效果更顯著,堅持不買等待降價。
對此,陳國強表示,這樣一種變化是心理的演變,是比較正常的。樓市這一輪的調控,首先表現對市場預期的調整,扭轉了過去大家認為房價會持續(xù)上漲的預期。一些城市房價過高,上漲過快,北上廣這些城市是代表,成交量明顯地下滑。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,都出現明顯的萎縮,是樓市整以后,市場表現的一個基本特征。這種現象是市場出現僵持、觀望,市場不同主體出現博弈狀況的表現。在量縮之后,樓市會迎來價格松動和回調的階段。
![]() |
【編輯:位宇祥】 |
![]() |
相關新聞: |
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