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寫真:探訪災區(qū) 步步驚心——中新網(wǎng)

久久精品电影还看视频,亚洲国产福利A∨在线观看,99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少妇

      <sub id="o4zjo"><menu id="o4zjo"><samp id="o4zjo"></samp></menu></sub>
      <address id="o4zjo"></address>
      
      

     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
        臺灣寫真:探訪災區(qū) 步步驚心
      2009年08月12日 04:32 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 發(fā)表評論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    8月11日,中新社記者繼續(xù)涉險踏訪臺東縣水患重災區(qū),所見所聞、令人震撼。圖為延平鄉(xiāng)松楓大橋與公路聯(lián)結(jié)處,被沖垮、斜墜溪谷,“莫拉克”臺風及洪水爆發(fā)的破壞力令人匪夷所思。 中新社發(fā) 董會峰 攝

      版權聲明:凡注有“cnsphoto”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(wǎng),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,不得轉(zhuǎn)載使用。

        中新社南投八月十二日電 題:探訪災區(qū) 步步驚心

        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

        八月十一日,中新社記者涉險探訪臺東重災區(qū),步步驚心;廣播里傳來直升機墜毀等壞消息,刺痛我心。

        當天下午,記者自臺東市乘車數(shù)十里深入紅葉溫泉區(qū)采訪。那里聲名遠播,曾經(jīng)是游客的天堂。而今,這里一片廢墟;隨著暴漲的溪水褪去,黑泥裸露無遺。舉目望去,只剩下一片屋頂,男、女洗手間的標牌,以及散落地上的殘枝落葉。

        記者拾級而下,小心翼翼踩下去,發(fā)現(xiàn)泥巴是硬的。那片屋頂?shù)南旅,有兩名年輕女子正揮舞著鐵鏟。她們說,此處原是溫泉小賣部,挖一下,看看能不能再找到點有用的東西。

        一個男子走過來。他自稱是“紅葉”七員工之一。如今溫泉全毀了,他很傷心;重建“紅葉”,至少得一年時間。

        當記者沿著另一處陡峭臺階走下去,希望換個角度拍照時,赫然發(fā)現(xiàn),尚算湍急的溪水,位置是那么的低;水沖上去需要“拔高”數(shù)米,而且距“紅葉”不近。溫泉是怎么被吞噬的?令人不可思議。

        隨后,記者搭乘的計程車繞來繞去,駛過一段拉起警戒線的山路:一處貼近山谷的鋼筋護欄“不翼而飛”,另一處則堆著亂石、僅容一輛汽車穿過。趕在徹底封路前,記者行近受創(chuàng)的延平鄉(xiāng)松楓大橋;再三說明來意,把守路口的中年男子終“網(wǎng)開一面”。

        徒步數(shù)百米,方至紅色大橋邊。橋身完好。細看這一側(cè),有挪位痕跡。記者心懷忐忑,徑直走過去;近了另一側(cè),才發(fā)現(xiàn),情況是何其嚴重。橋與路的聯(lián)結(jié)處陡然下陷,一段路面滑落、斜掛深谷。此種景象,對記者的震撼,不遜于十日所看到的,知本溫泉區(qū)金帥飯店倒于溪中!

        為了奔赴下一個采訪地,記者決定連夜穿越以險峻著稱的中橫公里。路上偶遇山上落下的斷木、塌方及泥石流路段,有驚無險,不提也罷。倒是車載廣播里頻繁傳來的災情報道,沖擊從事多年駐點采訪的記者神經(jīng)。

        壞消息頻傳:一架救援直升機下午在屏東山區(qū)墜毀,一度說人機平安,最后證實三人已無生命跡象;災情進一步擴大,官方晚間的數(shù)字稱,水災已造成全臺六十二死、五十七失蹤、三十五人受傷;高雄縣甲仙鄉(xiāng)小林村小學不見了,二十多名學生還失聯(lián);晚上桃源鄉(xiāng)一個堰塞湖潰堤,沿途民眾面臨新威脅;農(nóng)業(yè)損失升至七十二億元新臺幣。

        好消息也有:特戰(zhàn)隊員在災情慘重的小林村、民族村、民生村等地,又發(fā)現(xiàn)約七百名待援村民;嘉義縣救出二百四十五人,最高齡九十五歲;阿里山十八名大陸游客脫困;其它災區(qū)也陸續(xù)有人獲救。

        歷時數(shù)小時,記者于十二日凌晨抵達日月潭,找到暫時落腳處。

        值得一提的是,“八•一一”,臺灣“八八水災”第四日,記者隨身攜帶一份請柬,錯過了原本要參加的《旺報》創(chuàng)刊酒會。然能實地采訪,并盡可能地靠近南投災區(qū),遺憾之余,略感寬慰。

        記者的下一個目標是——信義鄉(xiāng)。那里亦受到重創(chuàng),聽聞一所小學還在泥石流中“掙扎”。(完)

      【編輯:唐偉杰
        ----- 臺灣新聞精選 -----
      商訊 >>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(shù)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轉(zhuǎn)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(wǎng)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(wǎng)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