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輿論積極評價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成果 ——中新網(wǎng)

久久精品电影还看视频,亚洲国产福利A∨在线观看,99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少妇

      <sub id="o4zjo"><menu id="o4zjo"><samp id="o4zjo"></samp></menu></sub>
      <address id="o4zjo"></address>
      
      

     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
        香港輿論積極評價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成果
      2009年07月13日 17:20 來源:新華網(wǎng) 發(fā)表評論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    7月12日,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湖南長沙閉幕。此次以文化教育為主題的論壇,共有530多人參加,創(chuàng)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舉辦以來的新紀錄。其中,大陸代表團共有262人。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所率臺灣代表團共有271人,包括國民黨、親民黨、新黨、無黨團結聯(lián)盟人士以及文化界、文化創(chuàng)意產業(yè)界、新聞界、教育界、宗教界、經貿界人士,還有臺灣學生、在大陸的臺生等。 中新社發(fā) 宋吉河 攝

      版權聲明:凡注有“cnsphoto”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(wǎng)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使用。

        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12日在長沙閉幕。13日出版的香港各大報紙大多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,有的還發(fā)表社評認為,同根同源、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,像紐帶、似橋梁,將兩岸同胞的情誼和智慧緊緊連接在一起。

        香港《大公報》的社評《為兩岸和平發(fā)展增添軟實力》說,為期兩天的論壇,會聚了兩岸500多名政商和文教等界別人士,為中華文化傳承與創(chuàng)新、文化產業(yè)合作發(fā)展、教育文化交流以及經貿合作等方面建言獻策,并在6個重要領域達成共識。這次舉辦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以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為主題,將兩岸合作交流向更寬范圍、更新領域拓展。

        社評說,有五千年光輝燦爛歷史的中華文化,是中華民族富強崛起的軟實力。兩岸和平發(fā)展作為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(yè)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需要文化軟實力,而兩岸文化教育合作交流正是增強這種軟實力的具體表現(xiàn)。推動兩岸和平發(fā)展,軟實力和硬實力同樣重要,缺一不可。

        香港《文匯報》在“論壇帶給兩岸更多商機”的專題報道中訪問了中國船舶工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小津。報道說,參加過多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陳小津認為,此次論壇帶來更多商機,“過程精彩、結果扎實”。

        《新報》的報道將關注點放在“逐步縮小兩岸漢字差異”方面。報道引述共同建議說,兩岸要客觀認識漢字在兩岸使用的歷史和現(xiàn)狀,逐步縮小差異,使兩岸民眾在學習和使用方面更便利,同時鼓勵兩岸民間合作編纂中華大辭典,支持兩岸學者就術語和專有名詞規(guī)范化、繁簡字體轉換軟件等方面合作。

        《信報》在報道中引述吳伯雄的話說,兩岸和平發(fā)展對于兩岸民眾非常有利,可以達到互利雙贏。經貿交流是一個橋,文化交流是另一個橋,將來這個論壇要持續(xù)的舉辦下去,而且要愈辦愈好。

        《星島日報》也以《兩岸論壇閉幕深化文教合作》為題進行了報道。

      【編輯:吉翔
        ----- 臺灣新聞精選 -----
      商訊 >>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(shù)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(wǎng)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(wǎng)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