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民晚報:網購假藥救命不能僅滿足于當笑話——中新網

久久精品电影还看视频,亚洲国产福利A∨在线观看,99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少妇

      <sub id="o4zjo"><menu id="o4zjo"><samp id="o4zjo"></samp></menu></sub>
      <address id="o4zjo"></address>
      
      

     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健康新聞
        新民晚報:網購假藥救命不能僅滿足于當笑話
      2009年10月09日 15:10 來源:新民晚報 發(fā)表評論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  10月7日凌晨,重慶一35歲的女士姜辰(化名)服用藥物輕生,被親戚發(fā)現撥打了120,醫(yī)生發(fā)現,她服用的是一種叫“三唑侖”的處方藥,但卻是在網上購買的假藥。

        慶幸,是假藥救了一條命。但姜辰的“幸事”卻提醒我們,有人在網上公開銷售違禁物品,對黑心商家我們還缺乏有效約束的辦法。網上購物是買賣雙方互不見面的交易,不僅要求誠信更需要法律法規(guī)的保護。2007年3月12日,商務部正式發(fā)布了《關于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(暫行)》,但僅僅是個指導性意見,相關部門還沒有出臺網絡購物的相關標準、監(jiān)管、稅收等相關政策。目前網警處理的大多為網絡詐騙等案件,并沒有將網絡購物中出現的蒙騙消費者的行為,全部列為網警查處范圍。消費者因此維權十分艱難,而網絡購物的興起,也為快遞提供了重要的市場機遇,而其服務的準時率、破損率、丟失率、投訴率,也一直是話題不斷。

        對網購假藥撿回一命,我們不能僅滿足于當笑話傳播。新華網昨天有消息說,我國網絡購物已經進入高速增長期,目前個人網上購物銷售額達到1320億元,約占社會商品零售額的1%。電子商務作為剛剛興起的一個產業(yè),不能讓一些別有用心者污損了它,影響其健康發(fā)展;另外,網購市場混亂,這還會嚴重打擊公民的消費信心,破壞社會誠信體系,不能不嚴加管理。(冷雪峰)

      商訊 >>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