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西南五省旱災6000余萬人受災 損失200多億——中新網(wǎng)

久久精品电影还看视频,亚洲国产福利A∨在线观看,99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少妇

      <sub id="o4zjo"><menu id="o4zjo"><samp id="o4zjo"></samp></menu></sub>
      <address id="o4zjo"></address>
      
      

     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
        中國西南五省旱災6000余萬人受災 損失200多億
      2010年03月24日 12:13 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 發(fā)表評論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    連日來,貴州省畢節(jié)地區(qū)持續(xù)干旱少雨天氣,出現(xiàn)了幾十年一遇的干旱,全區(qū)大部分地區(qū)群眾生活用水困難,大面積農作物面臨絕收。面對無情旱災,畢節(jié)地區(qū)消防支隊全警動員,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救災最前線,3月22日下午,畢節(jié)地區(qū)消防支隊迅速調集地區(qū)特勤中隊官兵為缺水較為嚴重的畢節(jié)市海子街老百姓送水。消防官兵累計送水40余噸,惠及民眾3500余人。 中新社發(fā) 胡 雁 攝


       

          3月19日,自09年9月至今,四川瀘州敘永縣沿赤水河流域的鄉(xiāng)鎮(zhèn)未下過一場透雨,目前,旱情還在不斷加劇。水庫干涸見底,水田干涸龜裂,當?shù)厝罕娨芩奈骞锫啡∷,人畜飲水困難。旱情發(fā)生后,當?shù)卣畣⒂脩眰溆盟,調度轄區(qū)內水源,錯時錯段供應水源,優(yōu)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。同時廣泛動員群眾采取節(jié)水措施,組織人員鑿井引水。 中新社發(fā) 牟科 攝

      版權聲明:凡注有“cnsphoto”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(wǎng)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使用。

       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(記者 張希敏)民政部今日發(fā)布災情通報稱,截至3月23日,旱災致使廣西、重慶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5省(區(qū))受災人口6130.6萬人,飲水困難人口1807.1萬人,飲水困難大牲畜1172.4萬頭,農作物受災面積503.4萬公頃,絕收面積111.5萬公頃,直接經濟損失達236.6億元。

        通報指出,2009年秋季以來,中國西南地區(qū)遭受嚴重旱情。特別是云南發(fā)生自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秋、冬、春連旱,全省綜合氣象干旱重現(xiàn)期為80年以上一遇;貴州秋冬連旱總體為80年一遇嚴重干旱,省中部以西以南地區(qū)旱情達百年一遇。目前云南全省、貴州大部、廣西局部持續(xù)受旱時間超過5個月,損失十分嚴重。

         通報稱,旱災發(fā)生后,中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抗旱救災工作。胡錦濤總書記、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。溫家寶總理、回良玉副總理親臨云南重旱區(qū)一線,實地查看災情,慰問災區(qū)各族干部群眾,對做好抗旱救災工作提出具體要求。

        民政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指示,全力做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,提早安排部署抗旱救災工作,召開的全國救災減災工作會議上,加強災情會商,抓緊做好救災物資儲備調配工作,視情及時啟動應急預案,及時派出工作組,確保各項應對措施落實到位,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。

        緊急啟動應急預案,今年以來,針對云南、廣西、貴州、四川等地發(fā)生的嚴重旱情,國家減災委、民政部共啟動5次國家救災應急響應,其中,二級響應一次,三級響應一次,四級響應三次,派出5個工作組緊急趕赴災區(qū),協(xié)助開展抗旱救災工作。迅速安排中央救災資金。今年以來,財政部、民政部共安排中央旱災救災資金1.6億元,其中,廣西2500萬元,貴州3500萬元,云南1億元,幫助解決受災群眾口糧、飲水等基本生活困難。

        2月9日,財政部、民政部在已撥付云南等重旱區(qū)7.92億元(其中云南1.6億元、廣西1.53億元、貴州1.58億元,重慶8200萬元,四川2.39億元)中央冬春救災資金的基礎上,再次撥付2億元(其中云南4000萬元、廣西3800萬元、貴州3900萬元,重慶2000萬元,四川6300萬元),要求旱災地區(qū)統(tǒng)籌使用補助資金,及時將救災款物發(fā)放到戶、落實到人。

        ----- 國內新聞精選 -----
      商訊 >>
       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(shù)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(wǎng)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(wǎng)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