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警方:四五十歲女性是電話詐騙“高危人群” ——中新網(wǎng)

久久精品电影还看视频,亚洲国产福利A∨在线观看,99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少妇

      <sub id="o4zjo"><menu id="o4zjo"><samp id="o4zjo"></samp></menu></sub>
      <address id="o4zjo"></address>
      
      

     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(nèi)新聞
        北京警方:四五十歲女性是電話詐騙“高危人群”
      2009年12月14日 10:27 來源:北京日報 發(fā)表評論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  俗話說“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”,但在如今的電話詐騙案中,四五十歲的女性卻成了騙子們最容易得手的目標。昨天,崇文公安分局匯總出電話詐騙案件受害人性別和年齡分布圖,今年1月至11月間發(fā)生的97起電話詐騙案件中,41歲至60歲的女性受害人共51人,占到了52.57%,在這一年齡段中,46歲至50歲的女性占了近四成,成為最容易上當受騙的群體。

        案例

        居家女被騙54萬元

        9月14日13時許,家住光明樓附近、46歲的陳女士獨自在家時接到一個電話,對方自稱電話局的工作人員,通知陳女士名下一部被捆綁的上海電話欠費2689元。陳女士以為對方弄錯了,表示根本沒有這種事。

        但對方并未馬上掛斷電話,而是說為陳女士轉(zhuǎn)接電話報案。電話接通后,一名自稱姜警官的告訴陳女士,她涉嫌洗錢犯罪,需要出具相關的證明。此后不久,一名自稱打黑小組負責人的楊靜文打來電話,說為了保護陳女士的資金安全,讓陳女士將名下存款轉(zhuǎn)到安全賬戶上。

        由于家中無人,對方又連連打電話催促,陳女士心慌意亂,信以為真,于當日14時至15時許分兩次向?qū)Ψ降馁~號內(nèi)匯入共計54萬余元。

        數(shù)據(jù)

        20%被騙者為46歲至50歲女性

        今年1月至11月,崇文區(qū)電信詐騙案件一共有202起,其中電話詐騙案件97起,占全部電信詐騙案48.02%。從年齡結(jié)構(gòu)上看,在所有97名被騙事主中,女性有69人,占到了71.13%。其中,41歲至60歲的女性受害人共51人,占到了52.57%,居于首位。

        而在這個年齡段的被騙女性中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40歲至45歲的女性有9人,占所有受騙人數(shù)量的9.27%;46歲至50歲的女性有19人,所占比例為20%;51歲至55歲的女性有16人,占16.49%;56歲至60歲的女性有7人,占7.22%。其中,46歲至50歲的女性數(shù)量占41歲至60歲的女性受害人的四成。

        分析

        傳統(tǒng)教育讓女性易上當

        為什么46歲至50歲的女性首當其沖,成為騙子頻頻得手的目標?打擊電信詐騙專家金大志告訴記者,長期受傳統(tǒng)教育,讓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。

        據(jù)金大志分析,如今已不是簡單的“猜猜我是誰”、“恭喜您中獎了”詐騙的初級階段,而是專門針對不同年齡段量身定做,設局詐騙。50歲左右的女性都是“60后”,在一生所受的教育中,對于公安局和法院信任度很高,也極少接觸過,心里很懼怕!爸灰拥阶苑Q公安或法院的電話,就心里發(fā)慌!彬_子們就是利用這種心理下手。

        同時,該年齡段的女性多在家時間比較長,而且手里掌握著家里的“財政大權”!霸缟8點以后,家里基本就她一人,孩子老伴都上班,沒有人商量,容易上當!苯鸫笾菊f,騙子們一般都會選擇上班時間,打電話自稱公安或者法院工作人員進行詐騙,就是充分利用女性獨自在家的機會。

        提醒

        家庭主婦也要多了解信息

        金大志還表示,50歲左右的女性受害者偏多,也與平時看報、看電視、上網(wǎng)較少,社會信息量缺乏有關系。在信息化的當代,多上網(wǎng)、多看電視,就能多了解一些防騙的知識和技能。另外,公安機關會及時將破案中發(fā)現(xiàn)的最新的騙術上報、上電視、上網(wǎng),及時向社會公布!膀_子騙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害怕陽光,一旦把騙術公開了,許多人就不會上當受騙了!苯鸫笾菊f。  劉可 

        ----- 國內(nèi)新聞精選 -----
      商訊 >>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(shù)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轉(zhuǎn)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(wǎng)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(wǎng)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