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州日報:道德約束不是醉駕者的“醒酒丸”——中新網

久久精品电影还看视频,亚洲国产福利A∨在线观看,99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少妇

      <sub id="o4zjo"><menu id="o4zjo"><samp id="o4zjo"></samp></menu></sub>
      <address id="o4zjo"></address>
      
      

     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
        廣州日報:道德約束不是醉駕者的“醒酒丸”
      2009年08月13日 05:43 來源:廣州日報 發(fā)表評論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  近年來,酒后駕駛導致的事故越來越多,酒精正在成為越來越兇殘的“馬路殺手”。公安部交管局負責人表示,凡酒后駕駛發(fā)生重大事故或醉酒駕駛的,將提高車輛保險費率,擬與銀行個人誠信體系掛鉤。(8月12日人民網)

        我認為,醉酒駕駛跟銀行誠信風馬牛不相及,將兩者生硬扯在一起,究竟能發(fā)生何種“化學反應”?銀行誠信不是醉駕者的“解酒丸”。

        首先,必須厘清一個概念,醉酒駕駛應該由誠信約束還是靠法律規(guī)范?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,作為經濟體,銀行總是趨利的,當醉駕者跟銀行有著莫大的利益關系,誠信必然脆弱而毫無意義。其實,誠信約束不見得對每個人都管用,尤其是一些根本不需要貸款的醉駕者,銀行個人誠信體系又能奈何?顯然,靠銀行個人誠信體系去約束醉駕者,無異于緣木求魚,作用甚微。

        其次,銀行個人誠信體系囿于道德約束,對于惡意貸款、惡意透支等現象已是煩不勝煩,如今又搭上酒后駕駛,試問一個連自己孩子都沒管好的家長,又怎能去約束他人呢?同時,銀行個人誠信體系不具備完整的“權力效應”,只是一種道德上的約束而已,這對于冥頑不化的醉駕者,顯然是溫柔一刀、隔靴搔癢罷了。

        解鈴還須系鈴人,杜絕醉駕還需從法律入手,伴隨著“修法”的循序漸進,我們有理由期待,法律這股繩定能拴住醉駕者的任意妄為,有效減少“馬路殺手”頻發(fā)現象。 (黃名金)

      【編輯:唐偉杰
        ----- 國內新聞精選 -----
      商訊 >>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