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否出現拐點意義不大 房價都在不可企及的高度
2008年01月02日 10:08 來源:市場報
發(fā)表評論

買房者又開始觀望了。新浪網近日一項有53502人參與的調查顯示,78.5%將暫緩買房——這無疑將加速拐點到來,如果真的會來的話。
連續(xù)加息、調高存款準備金率、經適房、廉租房等政策的落實力度在加大,對房地產商囤地行為的打擊力度增強,這些都使得樓市“拐點”的出現并非沒有可能。
不過,住房畢竟不是大白菜,同樣1平方米的房子,會因為位置、檔次不同價格差異巨大。對于廣州、北京等地的樓價下跌,就有人分析,可能僅是統(tǒng)計口徑不同。甚至有人認為,所謂下降,不過是房地產商面對宏觀調控的“集體做戲”——假摔而已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國家統(tǒng)計局的最新統(tǒng)計顯示,2007年11月,“國房景氣指數”為106.59,再創(chuàng)3年來的新高。12月20日,國家發(fā)改委、國家統(tǒng)計局公布的數據則說,11月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環(huán)比上漲0.8%,雖然是半年來漲幅首次低于1%,但仍呈上漲態(tài)勢。從這兩項數據中,我們似乎并未看出拐點到來的跡象。
其實,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是,即便是下降后的數字,北京、廣州、深圳的新建商品房價格仍分別是每平方米14966元、10433元和14797元。與此形成對比的是,據各地統(tǒng)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,當地城鎮(zhèn)居民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1835元、1865元和2144元。也就是說,1平方米房子,在北京、廣州、深圳三地分別需要人們8.2、5.6和6.9個月的收入。
對于很多人來說,不管“拐”或“不拐”,樓價其實都是會在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度飛行,不同的只是高的程度。對于他們來說,拐點是否到來,意義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大。
(王風)
【編輯:王菲】

![]() |
更多>>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