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動尊嚴如何體現(xiàn)?收入分配改革成焦點(4)——中新網(wǎng)

久久精品电影还看视频,亚洲国产福利A∨在线观看,99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少妇

      <sub id="o4zjo"><menu id="o4zjo"><samp id="o4zjo"></samp></menu></sub>
      <address id="o4zjo"></address>
      
      

     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經(jīng)濟新聞
        勞動尊嚴如何體現(xiàn)?收入分配改革成焦點(4)
      2010年05月12日 09:25 來源:南方日報 發(fā)表評論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  國民收入分配指的是產出(或附加價值)在不同生產要素之間的第一次分配,主要就是勞動者和資本各占的比例。當然,要素還可以包括土地及土地上的資源。過去十多年,中國的工業(yè)化速度非?,尤其是重工業(yè),而重工業(yè)對資本投入的需求很大,同時,中國第三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還顯落后,目前,中國服務業(yè)在GDP中的比重只有40%左右,遠遠低于發(fā)達國家,甚至不如一些第三世界國家,而在服務業(yè)部門中,勞動者所得比重較工業(yè)部門高得多,這也使得中國一次收入分配中勞動者收入比重下降。

        與此相聯(lián)系的是,由于中國勞動力市場一直處于無限供給的狀態(tài),因此勞方幾乎沒有和資方的議價能力,所以我們也看到過去多年,基本工資上升的幅度非常小,樂觀的是這兩年逐漸起了變化。

        應該意識到,勞動者收入比重的下降,對中國經(jīng)濟造成一系列困擾,比如說,消費占GDP的比重在下降,內需嚴重不足。因此,如果要提高勞動力收入,使勞動者報酬在整個國民收入中增加,降低資本在勞動中的比重,勢必要降低資本在投入中所占比重,說深了,這涉及到我們經(jīng)濟轉型等諸方面的問題。

        劉桓:中國勞動稅負高于資本稅負亟待調整

        我非常贊同提高勞動者收入的比重的建議。但我還有一些建議,比如說稅收的問題,也會對勞動者的收入形成很大的影響。我國目前的稅制結構、征管水平,還是比較落后的。

        稅制本身而言,勞動收入占的比重比較大,但管得比較嚴的就是工資收入這塊,工薪階層的繳納額,加劇了勞動收入下降的局面。而資本收入這塊,由于歷史原因及征管水平的落后,造成勞動稅負高于資本稅負,這在世界上是很少見的。建議從兩頭去考慮,降低勞動者的稅收,降到30%,目前是45%,高收入的要加強。

        -話題回顧

        ○2009年9月,國資委出臺《關于進一步規(guī)范中央企業(yè)負責人薪酬管理的指導意見》。

        ○2009年11月,率先在冶金、電力、石油石化、航空等四個行業(yè)啟動的國企工資總額預算管理改革。

        ○2010年2月3日,胡錦濤總書記在談到轉變經(jīng)濟發(fā)展方式時,將“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”放在了首位。

        ○2010年3月5日,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“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,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”。

        ○2010年全國兩會,“收入分配”備受關注,而壟斷行業(yè)更是焦點中的焦點。兩會期間,九三學社中央提交了《關于優(yōu)化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推動經(jīng)濟社會持續(xù)健康發(fā)展的建議》的提案,指出2008年電力、石油、煙草等壟斷性質的行業(yè)職工平均收入已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5—10倍。

        ○2010年4月23日人保部新聞發(fā)言人尹成基表示,一季度有7個省已經(jīng)對最低工資標準做出了調整,其中最高檔平均調整幅度達到17%左右,還有20個省計劃將在2010年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。

        ○2010年4月27日,胡錦濤在全國勞動模范表彰大會提出,要不斷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,讓廣大勞動群眾實現(xiàn)體面勞動。(胡劍龍)

      商訊 >>
       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(shù)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(wǎng)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(wǎng)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