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行中行相繼參股保險 銀保聯(lián)姻“看上去很美”——中新網

久久精品电影还看视频,亚洲国产福利A∨在线观看,99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少妇

      <sub id="o4zjo"><menu id="o4zjo"><samp id="o4zjo"></samp></menu></sub>
      <address id="o4zjo"></address>
      
      

     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
        交行中行相繼參股保險 銀保聯(lián)姻“看上去很美”
      2009年09月11日 10:19 來源:證券日報 發(fā)表評論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  昨日晚間,中國保監(jiān)會網站正式公布,交行、中行同時入股保險公司終成現(xiàn)實。資源共享、優(yōu)勢互補,銀保合作的風景看起來很美。

        交行中行相繼“投!

        銀保合作持續(xù)升溫

        繼前日交通銀行聯(lián)姻中保康聯(lián)獲得證實后。昨日,中國銀行也獲準以全資子公司中銀保險參股恒安標準人壽。銀保股權合作在幾天內驟然升溫。

        據資料顯示,中安標準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于2003年12月創(chuàng)立,總部設在天津。中方股東為天津市泰達國際控股(集團)有限公司,英方股東為世界500強英國標準人壽。公司原有個險、銀保、團險、多元行銷等四大營銷渠道。

        在2008年,銀監(jiān)會與保監(jiān)會去年聯(lián)合發(fā)布《關于加強銀保深層次合作和跨業(yè)監(jiān)管合作諒解備忘錄》,允許銀行與保險公司相互持股。作為試點銀行,交行、建行、工行和北京銀行爭相遞交了入股保險公司的申請。今年5月,得到國務院批復同意,交行、北京銀行成為首批投資保險公司股權的試點銀行。

        目前,交行已經成功入股中?德(lián)。北京銀行和安泰人壽的合作還在談判中。而建行、工行和各自意向的保險公司還處在曖昧期,目前沒有具體的消息和通知。但隨著銀保股權合作熱情的持續(xù)高漲,相信在不久會有所動作。

        跨行業(yè)合作引熱議

        聯(lián)姻結果尚不明朗

        兩大銀行紛紛出手,再加上之前平安收購深發(fā)展這樣的大手筆,銀保合作自然成為熱議的話題。

        幾家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高層,都曾對外表示過,銀行參股保險公司后,能打破目前的業(yè)務格局。打造有特色的產品和服務,對于經營管理的效率和集團化效應都有很大幫助。

        也有一些研究員和專家認為,銀保合作可以達到資源互補。以銀行的強大資金補充保險公司的資本金,用銀行的銷售網點促進保險銷售。同時,銀行又可以在利用保險銷售能力的同時,分享保險業(yè)高增長的利潤。

        于此同時,也有專家對此表示不同的觀點。

       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表示,現(xiàn)在還不能談銀保合作。因為中?德(lián)和恒安人壽在整個保險市場中所占據的份額非常小。同時,目前這些銀保間的股權投資行為只是對中資的控股方進行了改變。企業(yè)的性質仍然是中外合資企業(yè)。除非外資方的股權縮小,才會發(fā)生一些變化。但他認為,在目前的大環(huán)境背景下,外資減持的可能性不大。

        而對于銀保合作的前景,郝演蘇持謹慎態(tài)度。

        銀保合作在國際市場上早已出現(xiàn),但成功的案例卻并不多。

        花旗銀行在幾年前收購了旅行者保險公司,但在兩年前卻將其出售。之后在談到金融危機時,花旗銀行高層曾表示對于出售旅行者保險公司的舉措感到慶幸。同樣的還有德國安聯(lián)保險公司曾于八年前一口氣吞掉了德國第三大銀行的德雷斯頓銀行,但最后也以出售告終。

        郝演蘇告訴《證券日報》記者,銀行和保險屬于金融的兩個不同范疇,其有各自的特性,要將其整合很不容易。同時,即便整合也各自是獨立法人,各自有各自的運作模式。此外,在理論上成立的客戶資源共享等預判,在市場的考驗下卻往往會發(fā)展成為一方的弱化。就像現(xiàn)在銀行所銷售的保險產品,其保險的意義已經極大的被淡化,更偏重的是理財方面的意義。

        除了銀行和保險公司在運營上的差異,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(fā),銀保合作也同樣存在困難。郝演蘇告訴記者,銀保合作在歐洲會比北美要成功。這是因為銀行是一個公共服務的平臺,消費者希望的是在這個平臺上有更多選擇。在沒有合作前,銀行可以銷售各個保險公司的產品,而合作后選擇就會減少。同時,銀行強調模式化,而保險產品則強調個性化。在這樣的前提下,北美公民強調個性和選擇的性格使得銀保合作較難開展。

        國外的成功和失敗在中國究竟會如何?國內的銀行和保險公司是否能拿捏得好分寸?銀保合作在中國的未來又將展開怎樣的畫軸?一切有待市場評判。(張藝良)

      商訊 >>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(shù)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